今天的中国,直接给老百姓发钱这种事还会有吗?
如果有的话,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要怎么发呢?发到你手上会有多少呢?你拿到钱之后会做些什么呢?你会花钱消费吗?发钱真的能够刺激消费吗?
(相关资料图)
我们看到,有专家给出了非常棒的答案。
1、当前经济复苏的主要思路
发放消费券这件事情,去年以来就有许多专家呼吁过,其中最有名的是任泽平联合几位经济学家发出公开建议书,呼吁发放消费券来加快经济复苏。
这些建议显然有关方面并未采信,国家层面没有出台统一的短期刺激经济政策,只有少数地方政府搞了一些小打小闹式的发消费券,效果都不是太好,主要是因为这些行动要么限定在某些行业比如汽车、旅游等等,要么就是限制条件太多反而失去了意义,要么就是发放得太少,都没有形成规模效应。
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,国家立足于建立长期健康的经济体系,不搞短期刺激。目前来看,国家还是主要通过金融信贷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加快复苏,以长远眼光来扩大内需,以及解决出口持续下降等问题。
我们讲的长远眼光扩大内需是指什么呢?这是指建立体系机制,瞄准重点大宗商品(比如汽车)和加快商业基础设施建设(比如完善消费场景)等等。
这种思路从长期来看当然是对的,但是从短期经济复苏来看,我们就要坚持更长的时间,承受更大的压力了。
那么,从当前经济发展趋势来看,还有没有必要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呢?
2、经济复苏,内需成为主要问题
从今年经济复苏的态势来看,开局良好,势头不错。但是,在去年疫情多发基数较低的基础上,今年一季度GDP增长只有4.5%,启动速度还是不够快。
4月份的经济数据刚刚出来,国家统计局用了“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”,这样的评价,显然并不是形势大好的意思。
4月份一系列不错的经济数据中,也确实隐藏着一些不太容易觉察的问题,例如最重要的数据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6%,环比却下降了0.47%,这说明比去年疫情期间好,但比上个月变差了。另一个重要数据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.4%,环比却只增长了0.49%,这说明消费复苏仍然缓慢,内需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。
有人也许会说,你提到的工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两个数据,同比增长率都不错啊,你没有注意到,这是与去年4月疫情全国高发时期相比的,所以同比增长率看着不错,其实不够高。
前些天我们提到,目前许多中小企业仍然未能从过去三年的困境中走出来,许多老百姓就业并未改善,收入也没有增加,他们感受到的仍然是经济带有寒意。
所以,目前经济复苏的速度仍然不够快,而且大家都知道三驾马车,投资和出口都表现强劲,问题就在消费上,内需仍然是我们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中国经济尽快起飞,需要新的加速动力,内需已经成为最突出的短板,最大的阻碍。
那么,问题就来了,直接给老百姓发钱能解决吗?怎么发呢?
3、怎么发放消费券才会起到作用呢?
这种经济形势下,怎么能不需要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呢?为什么有人会反对呢?
我们看到,许多人反对发消费券,理由是消费的核心问题在于对经济的信心和预期,这种短期刺激都是不可持续的,老百姓花完消费券,还是不会花钱消费,而是选择把钱存起来。
但是,为什么那么多高级别的经济学家和专家都建议发消费券呢?他们当然都是专业的。这是因为发消费券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内需问题,但是发消费券能够使经济循环获得启动的力量。用白话来讲,大家都知道经济是一个循环,但现在消费这个环节有点卡,只要把消费大规模地启动一次,整个经济循环就转起来了。
所以,发放消费券绝对是有必要的。那么,怎么发放消费券才会起到作用呢?
这里面有两个关键问题。第一个问题是要有足够的规模,发少了不起作用。第二个问题是发放的方式,要能够持续起作用,而不是一次性消费完了就算完了,大家仍然没有动力花钱。
我们看到,专家的最佳方案来了。
有网友就说了,发消费券吗?先给我来10万,这显然太简单粗暴了。
有专家建议,在全国范围发放至少1万亿消费券。发放的方式分为两大类人群,一类是在职的,另一类是非在职的,包括失业、退休、自由职业者等等。对于在职的人群,每月工资配发10%-50%的消费券,一年内有效,低收入多配,高收入少配,超高收入不配(例如月薪5万元以上的);对于非在职人群,统一按固定金额每月配发,自由职业高收入人群不发。
这种方案规模足够了,也完美解决了刺激消费的持续性问题,扩大内需和复苏经济的速度就能够加快。同时,我们相信这比大家都看不见摸不着的减税要直接和有效多了。
你认为这种方式会有效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。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