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67年,易卜生在意大利进行文学考察时写下长篇诗剧《培尔·金特》,那一年他39岁,正是才华喷薄而出的时候。全剧天马行空,随心所欲,一度被认为只能案头欣赏,不适宜演出。6月2日、3日,上戏版《培尔·金特》登陆上戏实验剧院,再现易卜生笔下世俗生活与魔幻传奇并存的世界。
“跟随培尔开展的这场冒险,长达一年之久。这是一个奇幻又瑰丽的世界。”执行制作、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刘灏敏说,“作为制作组一员,我们沉浸于剧中情节,又时刻提醒自己,脚踏实地、细针密缕地完成工作。培尔在追寻本我的途中寻找答案,遇到暴风、沙暴和海难,年轻的我们也正与他共同经历。”
(相关资料图)
《培尔·金特》剧本共有5幕38场,全部演完需要近8个小时,上戏版将其重构为11场戏,以原剧第5幕才出现的“铸纽扣的人”和老年培尔之间的对话作为线索。铸钮扣的人在十字路口找到培尔,想把他作为废铁回炉,培尔想证明自己不是废铁。上戏版将这一问题在全剧开头便提出来,穿插在培尔人生各个阶段中,表达迷失与寻找、自我与他人、选择与宿命的主题。
主人公培尔被拆分为青年培尔、中年培尔、老年培尔三个人物,分别由三个演员来演。他们有时以“回忆”心态看待自己的过去,如母亲奥丝离世时,中年和老年培尔一直在场,注视着年轻培尔和妈妈送别,有时他们以“朋友”身份发生争执,如对待英格丽德、游伴的无情、安妮特拉的欺骗等,三人态度不同,有埋怨、有自责、有争论;有时他们处在各自情境中共同感受,如“剥洋葱”一场戏,三位培尔从不同年龄的心理状态出发,感受和完成这场戏。
对参加《培尔·金特》创作的上戏导演系19级学生来说,导演构思和创作排练过程新鲜又刺激,很多时候,大家为找寻更加准确、清晰又个性化的舞台形象而绞尽脑汁、不断推倒重来。
导演系学生刘元涛既是分场导演,也是老年培尔扮演者,“我在8个月打磨中才逐渐明白原剧本结尾为什么会出现铸纽扣的人。在铸纽扣的人身上,培尔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事情是多么微不足道,这就好像生活,我们的出生和死亡带不来也带不走人世间任何一件物品,不如好好生活在当下,每天开心快乐。”
“《培尔·金特》精神实质和今天的人有某种相关之处。”导演张晓欧说:“易卜生写了一个人的一生,却写出整个人类的问题。在对剧本的诠释上,我们更加强调每个普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,而不是从社会或者道德的层面对人物做简单的批判。”《培尔·金特》制作人黄墨寒深有同感,“时代不同,人生经历不同,但是人类的生命感悟是相通的。”
舞台设计专业学生朱紫妍直言,“《培尔·金特》深厚的文化内涵,使我害怕自己的解读不够到位,设计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。在空间设计上,我们将重点放在与表演艺术的融合上,中性布景与小型机械相结合,创造带有叙事能力的空间。舞台设计将换景作为戏剧的一部分,形成有节奏感的叙事空间,景片在流动之间形成独特的美感与视觉语汇。”
上戏导演系教授、《培尔·金特》艺术总监卢昂表示:“上戏导演系、舞美系等多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强强联合、通力合作,让这部百年前的世界名剧再次绽放出熠熠光辉。而这个过程,也正是主创团队在一年间不断解读、不懈追求的心路历程。”
栏目主编:李君娜
文字编辑:张熠
本文作者:诸葛漪
题图来源:主办方供图
图片编辑:雍凯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