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,有农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称,当地的村镇干部打电话来要求他们把家门口前种植的玉米全部拔掉,理由是“影响视野”,其言语十分强硬,沟通难度也很大。
随后,崇信县委办公室回应确有此事,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,责令其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注意方式方法。
就该问题,让笔者不禁想到近几年层出不穷的,针对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,美丽乡村到底是谁说了算?
(资料图片)
美丽乡村的建设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推进,农村建设也算是进入了中期阶段,而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,就是建设美丽乡村,打造宜居型农村。因而,国家在治理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,也鼓励农民们在自家门前搞庭院经济,也就是让农民们把自家门口的闲置地圈成小菜园,在园子里种上一些应季的花果蔬菜。
这样一来,既可以让这些闲置空地能够被合理地利用,还能让农民们通过庭院经济赚取一定的收入,同时还能让村庄的颜值提升不少。
然而,在实际实施当中,却幺蛾子不断,比如去年,不少地区就出现强行拔出农民在自家门前种植的花果蔬菜,理由简单粗暴:农民种植的花果蔬菜不是规定的蔬菜。什么意思?就是农民只能种植上头规定的“花果蔬菜”。
这不是搞笑吗?农民连在自家门口的菜园里种什么的权力都没有吗?我个人认为,只要不种植违法植物,种什么是农民个人的自由,既然要搞美丽乡村建设,要搞宜居型农村建设,最起码得尊重农民的意见。
若是所有农村地区都是按照规定来种植东西,那岂不是千村一面、千篇一律,这样的农村就真的美吗?农民都不能决定自家门前种植什么,真的适合宜居吗?
玉米被强行拔除的问题
再回到本次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拔除玉米事件。玉米可是我国农村地区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了,绿油油的,生机勃勃的,怎么就影响当地农村景观了?当地村干部说“影响视野”,影响了谁的视野?是经过这位农民门前那些开车司机的视野吗?怎么没听到有司机朋友说人家门前的玉米影响视野呢?
而且据了解,这位农民朋友种植的玉米仅有40余株,且高度才长到40多厘米,连个小孩子的视野都挡不住,还能挡住谁的视野?
有不少网友就说,只要玉米不是种植在十字路口等交通要道,就没问题。也有网友说,种植玉米未必就破坏了村庄的颜值,只是与某些干部的审美不一致,不符合他们对村庄的理想蓝图,所以影响了视野。
新农村建设的问题
近些年,各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、宜居型农村建设当中,出现了不少形式主义、政绩工程。被爆出来的平凉市崇信县还只是拔除40几株玉米,有些地区更夸张,直接把农民家门口用于种植花果蔬菜的空地,全部种上洋草皮,搞一些城市园林里才用得上的园艺技术,将灌木丛修剪的整整齐齐。
看起来好像是挺美丽,但既不实用,也不是农民所需要的,同时还花了不少钱。可以说,这种做法买单的是财政,折腾的是农民,最后的结果是留下一地鸡毛。
国家要建设美丽乡村、宜居型农村,目的是啥?自然是想让农民们住得更舒服,日子过得更好。既然是给农民们住的,那么农村要怎么建设,家门口要农村什么样子,农民最有发言权。
国家在政策层面也一再强调,新农村的建设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,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,不能形式主义,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,结果到了基层还是成了一纸空文。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