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的天空 清朝的政治得失

2023-08-12 11:13:53   来源:个人图书馆-guoxiongxin

历史的天空,清朝的政治得失,这个为一家之言:

第一,我们古人也讲究无规矩不成方圆,古代的帝王也是如此,就是先定好规则,大家按照规则办就行了。但在很多特殊历史时期,有些帝王是不按照规矩来办的,为了谋取某种私利,就实行各种临时政策,这种东西不能叫做制度,只能叫法术、权术。比方说东汉光武皇帝刘秀,他在称帝之后,考虑到西汉的内廷跟外朝不是关系混乱?就是政府和皇帝关系弄不清了。所以他就内事外事一把抓,什么事都要通过自己,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制度,它是无法常态化的。因为,后来的皇帝如果能力很差,他就不可能执行这套政策,所以他只能叫法术,不能叫制度。在清朝这个特点特别明显,很多制度看着像制度,其实它就是法术,在法理上说不通的。

第二点,西方的政治理论强调主权,而我们中国的政治理论则比较强调职责,强调主权。就是先要搞清楚这国家是谁的,我这权力从哪儿来的,到底是君权神授,还是全体国民共同所有,先要把这个逻辑搞清楚。这就像买房子和土地,你得先说清楚产权归谁,再琢磨谁有权使用。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强调这些,更强调职权,就是我坐在这个位置上,我就得负多大责任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在西方,如果那民选的官员渎职了,他只要不是个人贪污腐败,如果是遇到天灾人祸他救援不力,老百姓他只能忍着,因为他是你选出来的代表,由于他们主权在民,那官又是民选出来的,他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。比方说当年爱尔兰闹饥荒,那英国首相就出来讲话说,赈灾应该民间自己来做,不要寄希望于政府。防疫中英美国家的表现,大家也看到了,这种话放在我们这,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说出口,他最多是私下说,他也不敢公开说。在汉朝的时候,如果出现日食了,竟然要宰相自杀,这就是在强调权责,就是遇到了事故,哪怕不是他造成的,在他任上出了问题,他也得对这事负责,哪怕他刚上任就出事了,他也是得负责。

当然了,还有一种制度,跟前面说的这两种都不一样,既不讲主权,也不讲权责,而只是讲利益,就是这个政府是服务于某一个统治集团的。天下太大,想要统治好一个人做不到就得依靠一个群体,而这个政权,它只为这一类群体服务。比方说神权政治,它就是为宗教势力服务的,资本主义的支持者就是资本家,政府其实也只对他们负责。那假如是贵族政治,贵族跟军人就是政权的支持者,政府也是为他们服务的。像中国古代一直以来主要支持者都是读书人,就是所谓的士大夫,这些人读书,考官统治国家,他们拥护皇帝,这也是中国历史的特点。但是在清朝,这个逻辑就被打破了。清朝不是服务于读书人的,也不是服务于贵族的,他是专门服务于满人集团的。清朝的主权不在士大夫手里,而是在满人手里。

军机处

比方说清朝就设有南书房和军机处,他们都不是政府组织,只相当于皇帝的秘书,一切政令经由皇帝经过南书房和军机处向外传达,而南书房跟军机处里的大臣就只能跪受笔录。像康熙的南书房,雍正的军机处,这都是一个王朝真正的权力所在。

在明朝之前一项政令想要生效,必须皇帝和丞相一块儿签署,这才算完整。但是在清朝完全没有这个制度了,全听皇上一个人的命令就好。再比如,在古代,上层官员的任免权归皇帝,中层以下归吏部。

但是清朝皇帝,喜欢把芝麻绿豆打的小官也要自己过问,还定了一个引荐制度,就是吏部推荐上来的小官,皇帝必须亲自见过一面,你才能任用。雍正皇帝就更奇葩了,喜欢给引荐过的官员在履历下边批小字,把这些权力全都抓在手里。其实这就是一种法术。你看,我们常说封建专制,君主专制,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君主专制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的,政府就是执行皇帝意志的机关。

密折制度

清朝还发明了很多制度,本质上都是如此。比如说廷记制度和密折制度,就是皇帝直接给每个官员通信,他不让其他人知道,直接寄给这具体的一个官员。在明朝之前都没有这种制度。所有的政令必须是公开的,大家都能看到,不会出现皇帝跟大臣单独通过公文进行联络的。其实这些都是法术,它不是一个常态化的制度,也不可能成为制度。再比如说清朝的地方督抚,就是地方上的一把手,大多数都是满人,而中央的六部里,各有一半满汉官,就是一半是满官,一半是汉官。

文字狱

清朝是先征服蒙古,后来又入主中原,所以他们极力的拉拢蒙古人,给蒙古人亲王的爵位。但是汉官从来没有得到过亲王,又怕汉人不服,所以又保留了科举制,给汉人一些向上爬的机会,但是向上爬可以,你可不许乱说话。他们又搞文字狱,不让汉人说话。在顺治五年的时候,各个地方的府县学里都立了一块石碑,一不许生员言事,二不许生员结社,三不许生源刊刻文字。钱穆先生说呀,这三样正好对应着现代三大政治自由,言论自由、结社自由、出版自由。

金圣叹

那个金圣叹,与一百多个士人聚集,跑到孔子庙前大哭,结果惹来杀身之祸。很显然,这个时候读书人已经不是国家的统治集团了,而这个国家只为某个特殊群体服务。清朝是极力的压制读书人,但同时又试图讨好下层民众。比方说康熙做了一个规定,叫盛世之鼎,永不加赋,就是鼓励老百姓生孩子,人丁税不收了,你愿意怎么生都行,不因为生孩子征税。听起来不错?其实这就是一个讨好底层民众的方法,一个人如果不种地,就真的跟政府一点关系都没有了,他们也懒得去考官参加科举,之后,读书人走读书人的路,老百姓走老百姓的路,两条路逐渐剥离开,就形成了某种割裂,这在之前是完全难以想象的。

在汉朝的时候,读书人辞官之后回到家乡,他就是乡绅。但是在清朝,知识分子跟民众之间已经完全脱钩了,老百姓也不读书,也不交税,也不关心政治,整天忙于坏道门和民间组织,不可自拔。最后,就结出了太平天国这样的奇葩,你看太平天国,跟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不一样。哪有一个世俗政权会叫天国的?而且你看他们还分封了什么东南西北王,这就不是一个常态的制度形态,他也不可能成功。还有关键是,这个政权一上来,就要焚烧一切诗书,还抓捕知识分子,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在太罕见了。说明这个时候,读书人跟社会的底层民众已经成为对立面了。理解了清朝的这个特点,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戊戌变法注定要失败了。

梁启超

康有为和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制度在世界上是主流制度,像英、意、德、俄、日,他都有皇帝,所以中国应该保留皇帝。假如这是在明朝和宋朝,确实逻辑上说得通,在汉朝就更简单了,那皇帝跟政府本来就是分权的,写一个宪法把谁的权力规定好不就可以了?但是在清朝,这条它就走不通,因为它不是历史上那种士大夫政权,它是一个部族政权,你只有先通过革命推翻了少数群体的统治,才能有后面的立宪。以上就是钱穆先生的观点,确实有很多学者对里面的观点有争议,比如说唐朝的三省六部制,其实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执行过,那只是一个概念而已。清朝也并没有这么不堪,还是有很多制度建树的。另外,钱穆先生总结了四个在他盘点历史时发现的规律,很值得我们思考。

第一,历届中央政府都有不断集权的倾向,这个道理刚才说过了,中央外派出去的流官慢慢变成了地方官,地方的二级制政府逐渐变成了五级,县官的地位逐渐滑落,这就让地方治理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次要又越来越难搞的事情。

第二点,传统政治已经逐渐造成了社会各阶层趋向于平等,这也是中国政治历史的特点。我们最早建立了一个人人相对平等的国家。就是原则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书实现阶层跃升的机会。当然,这种平等社会也有问题,很难聚集起力量来,而统治阶级,也不太抱团,因为它是流动的。当然,西方后来找到了平等社会聚集力量的方法,就是培养商人阶层,人人都想出头,但如果只能挤进去当官,最后社会压力大,官员也尸位素餐。那如果人人都去尝试发明创造,可以通过经商出人头地,那力量自然也就出来了。

第三富不过三代,这是平等社会的特点,叫特权不能世袭。宋明两朝的宰相好多都是贫寒子弟,就是凭借科举考试一张卷子位及人臣的。当然这也有代价,代价就是大臣在皇帝面前的权威也逐渐一落千丈,这皇帝才是传下来的呀,多少代人都经营这个皇帝,大臣却是贫寒出身,他们自然得不到皇帝的尊重。这才出现了后来相权逐渐被切割。

第四点,制度一天一天变得繁密,而改革也越来越困难。从整体趋势上看,后人往往只是在汉朝制度上做修补,制度是越修补越复杂,但效率却没有提升,反而越来越低了。后面的制度明显不如前面的。因为,它只是打补丁,一代不如一代。而由于制度越来越复杂,后人想改革也变得越来越困难,所以改革家越到后面越少。我觉得这其实也是制度研究的悖论所在。社会的进步啊,说到底还是得靠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力量。制度可以给创新添砖加瓦,可以给经济保驾护航,但却没办法越俎代庖,指望着改变制度就能让国家富强,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